綠色價值
氣候變遷風險
持續攀升的極端天氣現象以及長時間變化的氣候,氣候變遷為全球帶來了巨大的影響,針對氣候變遷的因應已成為全球皆相當重視的議題,東森國際積極採取相應策略,除了制定環境管理政策,針對環境、能源、節能管理等訂定短中長期目標,同時更針對氣候變遷議題鑑別相關風險與機會,來因應氣候變遷下的經營挑戰。
類別 |
辨識項目 |
對公司營運的影響 |
因應管理措施/業務計畫 |
轉型風險 |
政策法規變動 |
政府訂定室溫氣體減排及其他節能減碳政策,導致營運成本增加。 |
逐步汰換與改善設備效能、採用節電措施。持續推動內部流程無紙化,為線上作業,響應環境永續。 |
實體風險 |
極端性氣候 |
造成物流運輸過程中無法如期抵達,導致交期延遲,客戶滿意度下降,間接造成營收下滑。 |
針對高損害風險之資產以保險機制轉嫁風險與潛在費用。同時透過完善的物流業務執行團隊,致力強化供應鏈間的整合與彈性。 |
機會 |
網購包裝政策獎勵 |
響應政府推廣網購包裝減量政策,長期下來具有潛在節約費用效益。 |
持續串聯包材業者、物流業者與政府單位,共同階段性的針對包材減量、環保材質、循環包材進行落實。 |
物流運輸效率提升 | 透過高效節能的物流運輸,提升整體服務品質與效率,並降低物流運輸上的營運成本。 |
已建立綠色物流管理政策,以完善物流的整合管理,在遴選合作運輸業者過程中,將環境保護列入供應商評選要點之一,重視運輸產生的碳足跡。 |
|
節能與 綠電政策獎勵 |
汰換設備時,配合政府補助, 申請相關節能補助。 |
|
|
隨業務成長,能否響應綠電政策潛在具有節約費用效果。 |
倉儲事業投入研究使用再生能源或自行建置發電設備的可行性。 |
||
消費者偏好 與市場轉變 |
因應氣候變遷議題,消費者行為轉變重視綠色產品/物流等具利他性、公益性的品牌識別,新消費者偏好形成新市場機會。 |
|
持續攀升的極端天氣現象以及長時間變化的氣候,氣候變遷為全球帶來了巨大的影響,針對氣候變遷的因應已成為全球皆相當重視的議題,東森國際積極採取相應策略,除了制定環境管理政策,針對環境、能源、節能管理等訂定短中長期目標,同時更針對氣候變遷議題鑑別相關風險與機會,來因應氣候變遷下的經營挑戰。
|
||||
辨識項目:政策法規變動 |
||||
對公司營運 |
政府訂定室溫氣體減排及其他節能減碳政策,導致營運成本增加。 | |||
因應管理措施/ |
逐步汰換與改善設備效能、採用節電措施。持續推動內部流程無紙化,為線上作業,響應環境永續。 詳細成果請參考2020CSR報告書2.3.2節能減碳。 |
|
|
辨識項目:極端性氣候災害增加 |
|
對公司營運 |
造成物流運輸過程中無法如期抵達,導致交期延遲,客戶滿意度下降,間接造成營收下滑。 |
因應管理措施/ |
針對高損害風險之資產以保險機制轉嫁風險與潛在費用。同時透過完善的物流業務執行團隊,致力強化供應鏈間的整合與彈性。 |
|
|
辨識項目:網購包裝政策獎勵 |
|
對公司營運 |
響應政府推廣網購包裝減量政策,長期下來具有潛在節約費用效益。 |
因應管理措施/ |
持續串聯包材業者、物流業者與政府單位,共同階段性的針對包材減量、環保材質、循環包材進行落實。 |
辨識項目:物流運輸效率提升 |
|
對公司營運 |
透過高效節能的物流運輸,提升整體服務品質與效率, 並降低物流運輸上的營運成本。 |
因應管理措施/ |
已建立綠色物流管理政策,以完善物流的整合管理,在遴選合作運輸業者過程中,將環境保護列入供應商評選要點之一,重視運輸產生的碳足跡。 |
辨識項目:節能與綠電政策獎勵 |
|
對公司營運 |
汰換設備時,配合政府補助,申請相關節能補助。 |
因應管理措施/ |
|
對公司營運 |
隨業務成長,能否響應綠電政策潛在具有節約費用效果。 |
因應管理措施/ |
倉儲事業投入研究使用再生能源或自行建置發電設備的可行性。 |
辨識項目:消費者偏好與市場轉變 |
|
對公司營運 |
因應氣候變遷議題,消費者行為轉變重視綠色產品/物流等具利他性、公益性的品牌識別,新消費者偏好形成新市場機會。 |
因應管理措施/ |
|